6月25日-26日,由国际翻译家联盟、中国翻译协会联合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承办的“第十届亚太翻译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翻译协会会长、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杨丹,国际翻译家联盟主席艾莉森·罗德里格斯(Alison Rodriguez),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主席巴特·德弗兰克(Bart Defrancq)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名翻译界代表以线上或线下方式参加会议,线上观看人数累计达24.3万人次。
中电金信作为国内领先的多语言服务提供商,应邀参加了此次大会。在“翻译技术及人机合作研究”分论坛中,语言服务事业部副总经理陈海燕发表了“痛点驱动的人工译员和技术人员合作的定制化迭代开发实践”主题演讲,为行业专家学者展示了公司在文学类作品垂直领域的创新技术探索和成果。
陈海燕女士表示,当前网文小说出海近年来需求量不断攀升,各大平台商陆续使用AI翻译平台,MTPE的翻译模式大大提升了小说的翻译速度和效率,但通用翻译平台仍存在诸如翻译质量不高,产出的译文生硬难懂等弊端和问题。
中电金信27年致力于,在优势领域持续深耕,深刻理解译员的痛点难点为导向,不断升级机翻算法模型、双语语料库,利用翻译技术一步步解决译员的难点,实现了广义术语(含西化规则)提取和定稿、小说定制机器翻译引擎、西化风格质量检查及资源培训和考核等多个方面的定制化开发需求,有效提升翻译数据的利用效率,提高译文的规范性和一致性,解决了市场需求量大,非通用语种人才稀缺等现实问题。
利用“人助机译”和“机助人译”两种“人机合作”的形式,实现快速高效、高质量、规模化出海,让世界更快速、准确的了解和传播中国文化,达到国际文化“软实力”与国家硬实力共同发展繁荣。
亚太翻译论坛(原名 “亚太翻译家论坛”)创立于1995年,每三年由亚洲各国和地区的翻译组织轮流举办一次,自1995年在国际翻译家联盟的支持下发起成立以来已成功举办9届。第十届论坛以“翻译世界中的合作:新时代、新变化、新模式”为主题,既回顾历史、亦启发当下,既关注学术研究、亦观照职业现实,对翻译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